最不可思议的村落

你能想象日夜与活火山相伴的生活吗?在日本海外一座名为“青之岛”(Aogashima)的火山岛上,就有一群勇敢的居民在活火山脚下安居乐业。该岛被日本气象厅认定为活动度为C级的活火山,在1781年的最后一次爆发时,327名岛民中有将近一半人遇难。50年后,又有人回到岛上,如今它是200余名勇敢居民的家园。

青之岛位于西太平洋边缘菲律宾海上的日本伊豆群岛南部,是伊豆群岛中有人居住的最南端岛屿,距离日本首都东京仅358公里。由于处在活火山口,火山产生的蒸汽提供了免费的暖气、热水和在岛上做饭的所有热量。目前青之岛已经成为伊豆群岛上大热的旅游景点,众多游客选择坐船或直升机前来享受火山缔造的天然温泉和桑拿。

青之岛村庄里有当地人开设的民宿以及野营地。岛上的美丽的夜景也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原因。


莫奈姆瓦夏(Monemvasia)是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海岸的一个小岛。公元375年的一次大地震使小岛与大陆分离,也造就了岛上的一个巨大岩石山。岛上的居民全都居住在藏在巨石后面的村落里。拜占庭时代、中世纪的遗址在岛上保留甚多,特别是受威尼斯建筑风格影响的拜占庭建筑更是别具一格。


印度北部有个名叫Phugtal的村庄,当地居民的房屋在峭壁上依山而建,仿佛在岩体上绘成的画卷。该村落始建于12世纪,村落中建有一座拥有70名僧侣的修道院,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神秘色彩。


格陵兰岛东部偏远的因纽特村庄伊索托克(Isortoq)只有64名居民,这是一个遍地岩石和冰川的地方,除了短暂的夏季里会有一些浆果植物以外,这里一无所有。所有的食物不是从别的地方运来,就是取自于动物世界,这里的因纽特人就是纯肉食主义的最高代表。


加萨达鲁(Gasadalur)是北大西洋法罗群岛中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村子,岛上仅有16名原住民。村内的小溪直接坠下悬崖落入大西洋,成为令人难忘的瀑布奇景。2004年之前,这个宁静偏远小村子都只能靠船舶或步行翻过重重山峦抵达。而现在村落旁已经开通了一条隧道,村民可以直接与外界交流。


秘鲁瓦卡奇纳(Huacachina)号称南美洲最美的绿洲。虽然位于秘鲁最贫瘠的沙漠中,但这里的一池天然湖水造就了一座仅有96名原住民的神秘村庄。因湖水有医疗功效,瓦卡奇纳成为秘鲁的度假胜地,如今秘鲁货币50元纸钞的背面就是这座湖。


虽然看起来像陶土模型,但这却是西非国家马里的一座名为Bandiagara的村庄,居住着当地的多贡族居民。村庄内引人入胜的小屋、粮仓和祭坛等建筑全部由红色粘土制成,具有浓厚的非洲部落特色。


五颜六色的小木屋让挪威的恩德里达村(Undredal)宛若迪士尼动画中的场景。恩德里达拥有100名居民,500只山羊,以制作褐色山羊奶酪著称,历史悠久。岛上还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小的木板教堂。


Furore村庄隐藏在意大利西部峡湾的角落中,是意大利最宁静的村庄之一。虽然村庄极小,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绝美的风景还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一块巨大的岩石把法国Rougon村庄同万丈深渊隔绝,村庄中仅有不到100名居民,却在悬崖边巨石的庇护下在此生活了200多年。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苏派村落(Supai)是美国最小的印第安人部落,仅有600余名居民。部落位于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中,每年来此的数百万名游客也给苏派部落带来了更多的“人气”。


特里斯坦岛(Tristan da Cunha)是南大西洋的一个火山岛,为英国海外领地之一。它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距离南非2816km,距离南美洲3360km。岛上共有306名居民,渔业和邮票为当局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活动通过岛上的主要财源——小龙虾的捕捞和销售来运转。小龙虾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日本,因味道鲜美而价格可观。这笔收入保证了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工资发放。从2012年起,每年都有海上巡游团队带着40名乘客来往特里斯坦岛。


乌鲁斯民族(Uros)生活在南美洲的的喀喀湖上,这里的居民都居住在用当地特有的托托拉苇草聚集而成的浮岛上,是世界上唯一“漂浮”在水面上的村庄。几百年前,他们被好战的阿伊马拉人击败逃到湖中,以浮岛为家,从此不再上岸,世代靠喝湖水、吃托托拉草根,捕鱼打鸟为生。


葡萄牙的Monsanto村庄中,有828名勇敢的居民生活在一块重达200吨的巨石下。他们的房屋全部由葡萄牙北部高山山顶的石块堆砌而成。但生活在这随时可能滚落的巨石之下,不知当地的居民有没有感到胆战心惊?

赵朴初: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恩恩怨怨随风卷,天也无边,地也无边;
茫茫四海人无数,早也忙碌,晚也忙碌;
人生似鸟同林宿,退也一步,进也一步;
功禄财气顺自然,来也罢了,去也罢了;
为人处世眼界宽,高也和善,低也和善;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居室好歹不高攀,大也栖身,小也栖身;
旧衣新衫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夫妻厮守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领取薪金有几许,多也无怨,少也无怨;
不义之财不可取,进也是祸,出也是祸;
花开能有几时红,爱也兮兮,恨也兮兮;
喜逢好友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莫为体态费心悬,胖也美观,瘦也美观;
邻里亲朋广积善,老也不嫌,少也不嫌;
骨肉亲情常祝愿,朝也平安,夕也平安;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乳类制品

有此一说:

近来在网路盛传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文章,文中的论点似是而非,以下是原文,请教医师们这些说法是否有根据呢?谢谢(抱歉文章很长)

原文:千万不要把牛奶、优酪乳当好东西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

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

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

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

“怎么可能?”

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

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各种激素”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插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资料显示,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红、荠菜、香菜(芫荽)。不必等春暖花开,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吧!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乳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

请问这真实性?谢谢。

台北医学大学一般外科/乳房外科梁宏华医师:

以乳房外科的观点来说,现存并没有任何的科学根据表示拒喝牛奶或拒吃乳制品有助于降低乳癌的机会,即使是停经后妇女使用的贺尔蒙替代疗法,所服用的贺尔蒙药品,也被视为是风险度可以接受的药品,只是在高危险性的族群,就是母亲或姊妹是乳癌患者,还有家族史有年轻乳癌的族群,在规律详细追踪的前提下,贺尔蒙制品的服用还是可以接受的

义守大学义大医院中药科吴宗修药师:

标题上所说的“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证据?”可能是有些问题的,就如同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但不能说明正常人喝牛奶就会致癌,就比如说我们吃的饭含有淀粉或醣类,所以吃饭就会得糖尿病这种荒谬的推理一样,反过来应当是说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摄食大量醣类.同理如题来看应该是说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数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所以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这样说就比较不会有问题。

至于文章所说是有其事实根据的,只是标题的说法“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证据?”修正为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乳类制品来得恰当。

英国最后女巫

看过经典影片《第六感生死恋》的人,大多都会对其中的女巫印象深刻,正是由于她的帮助,男女主人公才能够跨越人与鬼的界限而重逢。其实,在现实世界中,女巫是真实存在而充满神秘的『职业』。据说,她们拥有神奇的本领,能够与灵魂进行对话。

last_witch

自1735年英国通过《巫术法桉》后,很多女巫和巫师遭到迫害。1951年,《巫术法桉》被废止,最后一位因此服刑的女巫名叫海伦·邓肯。至今,英国人提起她时,脸上仍然会表现出一种好奇而又神秘的表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通灵,使海伦·邓肯名噪一时,同时也为她多舛的命运埋下了祸根。50多年过去了,海伦·邓肯的后人发起一次次运动,希望能为他们的前辈平反昭雪。

近期,苏格兰议会向英国内政部提出为『英国最后的女巫』海伦·邓肯平反的请求,邓肯和其他大约4000名女巫可能被宽恕。这在英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意外被判『叛国罪』

海伦·邓肯是20世纪上半叶最知名的灵媒之一,在1944年被捕之前,她已经在巫术界有着响亮的名声。1941年底,一位英国母亲找到了邓肯,她说自己的儿子参加了英国海军,但已经失去联系很久了。母亲预感儿子已经阵亡,希望透过邓肯与儿子通灵。邓肯当时也是母亲,也经历过失去孩子的痛苦,她没有拒绝这位母亲的请求,开始为她作法。不幸的是,邓肯真的『召唤』到了这位海军士兵的灵魂,他的母亲当场痛哭不止。

这位海军士兵的灵魂声称,他已经同他的战友一起随着英国着名的战舰『巴勒姆』号永沉海底。事实上,在1941年11月25日,『巴勒姆』号与另外两艘战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勇士』号一起执行任务时,在北非昔兰尼附近的地中海海域被德国发射的3枚鱼雷击中,『巴勒姆』号当场发生爆炸,沉入大海,共有861人阵亡。但是,出于战争的需要以及维持军民士气,英国皇家海军和军情五处一直视其为高级机密,事情发生后很长时间,都没有透露战舰沉没的消息。

如果邓肯知道这件事背后所牵扯的国家甚至世界利益,也许她不会进行下面的动作。但是,作为灵媒,她更愿意证明自己的价值。邓肯终于还是将这段经历公之于众。在1943年的一次集会上,她向听众透露了自己与在『巴勒姆』战舰上的阵亡士兵的对话。

不出所料,邓肯的活动引起了英国政府和情报机构的高度紧张。为了避免邓肯透过『通灵』的方式洩露更多的国家和军事秘密,1944年1月,英国警方突袭了邓肯的一次小型集会,将她和她的三个听众带回了警察局。对邓肯的判决非常迅速。英国老贝利刑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她9个月有期徒刑,而邓肯的入狱也成为了女巫遭受迫害的『绝唱』。

『睡眠通灵』颇受争议

传说在邓肯很小的时候,她就已经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天赋』,她在睡觉时,嘴里能够释放出一种白色纤维物质,而这种物质能够让灵魂显形,并且与之交谈。

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邓肯到过英国很多城市,举行『降神会』。关于邓肯通灵的本事,有些人确信不疑。据说,曾有一个名叫文森特·伍德科克的人同他的小姨子来找邓肯。文森特的妻子早逝,而在多年相处之后,文森特同妻子的妹妹产生了感情。他们想要在一起生活,可又觉得愧对已经逝世的妻子。于是,想透过邓肯来问问『妻子』的意思。

邓肯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她的『睡眠通灵』。在逐渐睡去之前,邓肯准备好一些白色的纱棉物质。不久,文森特已经去世的妻子就在这些白色的纱棉上显现出来,并开始与文森特和小姨子进行对话。一年后,文森特和小姨子结婚了,他们再次找到了邓肯,与亡妻进行了对话。这次,文森特的亡妻对他们的婚姻给予了深深的祝福。为此,文森特对邓肯感激不尽。

但质疑邓肯的也大有人在。1933年,36岁的邓肯在路上碰到了质疑她通灵本领的人,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几天后,邓肯接到了法庭的传票,她被以当众吵架和欺诈等罪名告上了法庭。1935年,邓肯再次被当地的一个组织和一家报社告上了法庭,这次的罪名还是『诈欺』。但是,此次诉讼最终却不了了之。

尽管邓肯的名声十分响亮,但实际上,她的一生却很潦倒。邓肯1897年11月25日出生在英国苏格兰佩思郡的一个小城镇。她的父亲是一位熟练的木匠,20岁时,邓肯嫁了人,她的丈夫亨利也是当地一个普通的小木匠。邓肯在婚后仍然不得不想方设法谋生。

她一生怀过12次孕,但最终只有6个孩子存活下来。她的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受了伤,并落下了终身残疾。家庭经济的重担落在了邓肯身上。为了维持家庭和照顾残疾的丈夫,邓肯不得不身兼数职。起初,她白天在家乡卡伦德镇的一家漂白剂工厂工作,晚上就继续她的通灵事业。尽管有不少她的信徒给她捐助,但她的日子过得还是紧紧巴巴。

1944年的那次入狱让邓肯的生活一蹶不振。出狱之后她一直隐居在诺丁汉郡,但是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位女巫。尽管《巫术法桉》已经在1951年被废除,但是在1956年11月,诺丁汉警方以『怀疑有欺诈行为』为藉口,再次在她通灵的时候突袭了她的家。所幸的是,这次邓肯等人并没有受到牢狱之灾。但是,邓肯却因此而受到了惊吓,在1个多月后,已成『惊弓之鸟』的邓肯与世长辞,享年只有59岁。

英国兴起『宽恕海伦』运动

多年来,人们对女巫的了解一直在继续。20世纪40年代,邓肯在服刑期间,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邱吉尔就曾去探望过她。《巫术法桉》在1951年被废除,也是邱吉尔在第二次英国首相任期内完成的。到1954年,巫术已经被定性为宗教流派之一了。

50多年后,人们对女巫这一职业日趋宽容,邓肯的孙女玛丽·马丁开始为自己的祖母翻桉。她至今都对祖母被控『叛国罪』耿耿于怀。她认为祖母只是6个孩子的普通母亲,跟『叛国』完全扯不上关系。1999年,玛丽·马丁请求英国当时的内政大臣杰克·斯特劳,希望得到她祖母的死后赦免令,但遗憾的是,她遭到了拒绝。

如今,有很多团体开始支援玛丽·马丁,并发起『宽恕海伦』的运动。『宽恕海伦』运动的支援者们还制作了一个网站,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2007年,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行政区政府曾提出宽恕『最后的女巫——海伦·邓肯』的申请,但没有成功。不久前,苏格兰议会再次向英国内政部提出了宽恕邓肯的请求,如今这项运动还得到了英国超自然研究学会的支援。

味噌

认识味噌

味噌是黄豆加入麴菌,经发酵而成的发酵酱。味噌这两个字是在日本的汉字写法,发音是MISO,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酱。但是我们称日本的就叫味噌,韩国的就叫大酱(日本的大酱和韩国的大酱都是由豆、米等发酵,但是味道上应该多少有些区别。我没尝过韩国的,所以不太清楚。根据我查的资料上说,日本味噌味道比韩国酱淡,前一段听网友说国产的大酱感觉很咸,我想大概是引进韩国的口味,应该是现在韩国料理在国内比较火的缘故吧。)

日本全国各地都生产味噌,产品达数百种之多,有些生产味噌的工厂历史达数百年之久。制作味噌时,是将主要原料黄豆,加入麴菌及盐,经过一段时间发酵作用而成。其中,依加入麴菌的种类、加入麴菌和盐的比例,及发酵熟成时间的长短等差异,可以制出不同色泽、不同风味的味噌产品。

首先,加入不同种类的麴菌,如米麴、麦麴、豆麴,可做出不同种类味噌,如米味噌、麦味噌、豆味噌。日本味噌中以米味噌居多,占八成以上,台湾人比较熟悉的「信州味噌」,就属于米味噌。而豆味噌里名气最大的是爱知县冈崎市特产的「八丁味噌」。

再者,味噌种类也以颜色作区别,这取决于味噌制作时的温度高低,及发酵熟成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高温制作且发酵时间(熟成期)愈长,成品色泽愈深,反之,则愈淡。因此,主要分为「白味噌」、「白荒味噌」、「赤味噌」,「田舍味噌」四类。

若以口味来分,有甘口(偏甜、淡)、辛口(偏咸)之别,这是依放入麴菌和盐的比例不同而定,麴菌放得多,属甘口;盐放得多,属辛口。从产地来看,日本关东地区及气候较寒冷的地方(如北海道、东北),料理本就偏重口味,生产的味噌也以「辛口」占多数;关西地区的饮食偏清淡,生产的味噌就以「甘口」比较多。

按四季不同做出健康的味噌汤

日本人一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取的味噌种类也不同;根据食材的不同,选取的味噌种类也会不同。还会把其中两种或几种混在一起用。那么我们不必较真,自己喜欢吃什么就用什么好了。但是最好借鉴、参考一下日本的用法,毕竟对身体非常健康。看起来简单平凡的味噌汤,其实大有学问呢。台湾人多半在味噌汤中放豆腐、海带、柴鱼等材料,由于日本料理讲究「旬之味」,就是善用当季盛产、味道最好的食材入菜,因此,味噌汤的材料也依四季变化而有不同,日本人的味噌汤碗里,是什么食材都可以加。

日本按季节混合味噌的比例和讲究

春:春天,渐渐暖和起来了,3月时比例是白味噌7:3赤味噌。4月时候6:4。随着越来越热,赤味噌的比例就越来越多。主要配料食材:选用春天盛产的蔬菜等。

夏:由于天热,大量发汗,会100%选用赤味噌,因为赤味噌含盐分高。主要配料食材一般有豆腐、海藻类等。

秋:渐渐白味噌的比例增加。主要配料食材一般有蘑菇等。 甚至象征秋天的菊花,几瓣花瓣漂在汤面上,颇有秋意。

冬:寒冷的冬天,摄取糖份高一些对身体好,白味噌因为含糖份高,所以冬天主要用白味噌。主要配料食材一般有白萝卜、白菜等。配上当令肥美的螃蟹、鲑鱼,又是一场色香味的完美演出。

每个家庭有独门味道

有别于台湾人使用味噌,多半只用一种来调味,日本人常是混合两种以上的味噌,如白味噌配上赤味噌,运用于不同料理上。所以,每个家庭都有独门、属于自家的味道,是别家没有的。

单一味噌的味道往往缺少变化,可能不是偏甜就是太咸,而混合搭配过的综合味噌,比较能表现有层次又调合的味道。那么我个人喜欢用白味噌,日本人认为白味噌隐藏着奶酪的味道。不过我没吃出来哈,我平时做味噌汁呢,喜欢最后再加点葱末和香油,日本人一般是不加香油的,但会加葱末,加香油纯属个人爱好,我想也比较适合咱们中国人的口味吧,全当参考吧。

好喝的关键

首先呢,做味噌汁时,味噌是不能与高汤材料一起熬煮的,要起锅之前最后才加,加入后立即熄火,这样味噌的香味才不会因久煮而蒸散,只剩下咸味。先盛点热汤在碗里或大汤勺里把味噌弄散、沏开再倒入锅中,比较快散开,才不会因味噌未完全溶开而使得尝试的味道不准。如不知份量多少,你可以边加边尝,直到满意为止,因为煮的份量还有个人口味不同, 无法说出个标准定量。

想要更好喝,味噌汤是必须要有日本高汤配的。直接白水加味噌一定不好喝。日本高汤一般分为三种:1.柴鱼昆布高汤;2.小干鱼昆布高汤;3.昆布高汤。一般大量使用的是柴鱼昆布高汤。也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加柴鱼味精,省去了熬高汤的麻烦。

总之,结合以上,做出适合自家口味的味噌汤,才是真正好喝的味噌汤。

味噌是运用广泛的调味品

除了味噌汤之外,味噌在日本家庭料理中的用途相当广泛。从腌渍小菜(如渍白萝卜、渍小黄瓜)、料理的淋酱或拌酱、炖煮料理(如青花鱼味噌煮)、烧烤料理(如西京烧)、到锅类汤底等,处处有味噌的踪迹。

味噌的保存

由于味噌一类的发酵食品很容易发霉,须注意保存方法。买回来的味噌马上放入冰箱冷藏。取用味噌时,使用干净、干燥的器具,避免混入水或杂质,否则未用完的味噌很容易发霉败坏。取用之后,将封盖盖紧,尽快再放进冰箱。

味噌的购买

一般国内的进口食材超市,或是日系的商场也能买到,如:SOGO、JUSCO、高岛屋等。或在淘宝选择信誉高的卖家,用邮寄的方式购买。买时请注意生产期限。

奇女子挖出英王理查三世骸骨

科学家经DNA比对,昨天证实去年在英国莱斯特市一处停车场出土、伤痕累累的骨骸,属15世纪恶名昭彰的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解开500年来这位国王葬身处的历史谜团。而开启这考古学重大发现的是一名女剧作家,她经过这处停车场时背嵴发凉,心知有异,开启开挖工作,引领学者发现骨骸。

20130204_4471

剧作家兰利(Philippa Langley)2009年夏天走过莱斯特市一处停车场,这里是谣传理查三世的墓地之一,她说:「那是个大热天,但我忽然全身冰冷起鸡皮疙瘩,我就知道我正站在他的墓上。」她筹募资金向市府申请开挖停车场,尽管大家说她疯了,她说:「我99%确信理查三世在那里。」后来挖出修道院遗址,并从中找到一具伤痕累累的骸骨。

头中刀确为致命伤

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大学研究团队的考古学家巴克利昨说:「2012年9月出土的骸骨,的确是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的遗骸。」理查三世在1483年登基英格兰国王,在位仅2年,是英在位时间最短的国王之一,1485年他在博斯沃思原野战役,头部遭重击而死,结束金雀花王朝。

DNA证为理查三世

史家对理查三世埋葬处说法不一,而这具骸骨嵴椎弯曲,史书正描述他为驼背,头骨伤痕也与历史吻合。

研究团队找来理查三世两名后代比对DNA,其中一名为理查三世姊姊的第17代孙,55岁加拿大木匠伊布森(Michael Ibsen),昨伊布森说:「我大吃一惊,但很想看看他的面部重建,他一定跟我长得不像。」

研究团队的骨学专家指出此遗骸被塞在过小的墓穴中:「头骨状况良好,虽然脆弱,但还是能提供我们详细资讯。」她指出骸骨身体有2处伤痕、头部8处,头部1刀伤是致命伤,而臀部刀伤应是污辱性攻击。骨骸明年将安葬莱斯特大教堂内。

疑遭后继者污名化

理查三世在史上声名狼藉,有驼子、怪物、兇手等称号,文豪莎士比亚在作品《理查三世》将他形容成驼背丑陋、阴险毒辣的国王,为夺权谋杀两年幼的姪子,不过也有史学家称他是遭后继的都铎王朝统治者污名化。

理查三世

20130204_8262

  • 生卒:1452年~1485年,得年32
  • 在位:1483年~1485年
  • 死亡:1485年于战死于博斯沃思原野战役,尸身遭扒光游街示众,埋于莱斯特郡圣芳济修道院前,修道院毁于1530年代
  • 遗骨出土:2012/09 考古学家于莱斯特一处停车场发现

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到,是因为你们妄求。

Ye fight and war, yet ye have not, because ye ask not. Ye ask, and receive not, because ye ask amiss. (James 4:3)